与你共享街
标题:
費爾普斯的經濟探索:實用總體經濟學的開拓者,對失業、通膨與自主創新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Money
时间:
2025-3-3 19:01
标题:
費爾普斯的經濟探索:實用總體經濟學的開拓者,對失業、通膨與自主創新的思考
☆★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回憶錄★☆
──重量級學者好評推薦──
美國前財政部長 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H. Summers)
2007年諾貝爾獎得主 艾瑞克?馬斯金(Eric Maskin)
2000年諾貝爾獎得主 詹姆斯.海克曼(James Heckman)
艾德蒙.費爾普斯是當代最重要的經濟學家之一。許多學界大師也推崇他的貢獻:
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說自己經常借用他的研究成果,並將他的著作放在書架上最顯眼的位置。
詹姆斯.托賓(James Tobin,1981年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稱讚他寫的經濟學入門「是最棒的教科書之一」。
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20世紀政治哲學巨擘)與他攜手建立「經濟正義理論」。
2006年,他因「加深人們對經濟政策長、短期效果之間關係的理解」,獨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費爾普斯嘗試把總體經濟學建立在個體經濟學之上,將我們所認知的「人類」本質納入理論,讓理論更貼近現實世界。因此,他被譽為「現代總體經濟學的締造者」,也是「影響經濟學進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在這本書中,費爾普斯講述60年來發展這些經濟理論的學思之旅。
|推動世界理解失業、通膨與經濟正義問題|
1960年代,費爾普斯改良凱因斯的失業理論,挑戰當時學界所流行「通膨與失業率呈反向關係」的菲利浦曲線,加入人們對物價和工資的預期。他創立「均衡失業率」的概念,引發學界後來有關「自然失業率」的討論(如果實際失業率比自然失業率低,廠商為了爭取勞工而提高薪資,使產品價格上升,就會形成通膨)。
1970年代,他鑽研約翰?羅爾斯的經濟正義。如果羅爾斯的政策能實施,是什麼樣的稅收結構?他在一個極簡的經濟體中建立模型,看看其中以什麼方式呈現正義。
|發掘經濟體系的創新活力根源,關鍵何在?|
傳統經濟學觀點中,先進國家的蓬勃發展來自探險家、科學家或企業家受新科技刺激所發展的商業應用;但費爾普斯更進一步注意到,一般人為了使工作更有意義、生活更美好,會自動發起基層創新,藉此獲得個人尊嚴和成就感,也使經濟體系茁壯。
費爾普斯構想出一套「大繁榮」理論,試圖超越梭羅的創新構成觀念,強調擁有現代主義價值觀,加上適當的制度,就能產生很多自主創新,經濟更有活力;而且,現代主義價值觀可以讓人民的工作滿意度增加。
回顧費爾普斯在經濟學界的經歷,可以看到他與保羅.薩繆爾森、詹姆斯.托賓、約翰?羅爾斯、阿馬蒂亞.沈恩、羅伯特.盧卡斯、羅伯特.莫頓等經濟學家的爭論與合作,這些互動激發出燦爛的智慧火花與創新活力。本書不僅是他的回憶錄,更是60年來現代經濟學理論的縮影。
目錄
各界好評
自序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前言 我的青春年少
第一章 生涯起點:儲蓄的黃金法則與公共債務
第二章 新方向:不確定性與預期
第三章 失業、工作報酬與就業歧視
第四章 利他主義與羅爾斯的正義
第五章 供給面學派、新古典學派與非凱因斯型經濟低迷
第六章 革命性的十年
第七章 紀念文集、諾貝爾獎和一個新視野
第八章 自主創新熱潮,有意義的工作與美好人生
結語 開拓新世界的新思想
致謝 我的人生旅程,一路走來何其幸運
注釋
***付费内容***
欢迎光临 与你共享街 (https://ynji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