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职业炒手回顾7年一牛市

[复制链接]
  05年牛市启动也是结构性牛市有色行情最大平均都是10倍以上的涨幅05年06年不做有色基本也不赚钱。
  但真正赚大钱的还是07年全面牛市小资金轻松翻5倍(那一轮行情没有杠杆)
  有色板块高位震荡年底最后继续疯狂一下08年进入惨烈的暴跌
  指数从6124跌倒1664是我印象中最大的熊市。
  林园有句话我特别认同现在还不是牛市因为90%的人在亏钱。
  真正的牛市一定是90%的人在赚钱。
  现在和05年的行情特征特别相似。
  这次抱团股暴跌其实也是前年芯片股抱团后去年奔溃的翻版
  芯片板块抱团奔溃后能继续创新高的很少好多腰斩的
  这次一样腰斩的也会很多
  能创新高的很少估计不到10%的比例
  这一轮熊市的时间空间都够了
  今年全面性牛市的可能很大。
  别被洗脑先走出结构性牛市品种不一会大跌,但可能也是鱼尾行情。
  如果按大股灾周期来推断2022年年末是高点的话那全面牛市从现在启动的时间也有一年半。
  和前几轮牛市特征是相似的。
  以前我们讨论牛熊循环最喜欢用两个指标来参考。
  一个是时间周期七八年一个大股灾(这个规律至今未也大变)一个是空间(大部分股票跌得惨不忍睹)
  以前牛市刚结束总有人问什么时候是下一轮牛市我说等到跌90%的股票大面积出现下一轮牛市就快了
  这个也是规律性现象20几年从未变过。
  那些濒死的港股小票又作妖了!2021-02-16 21:41
  2021年春节回来开年第一局,港股市场收获“返工”大礼包。
  截止收盘,恒指大涨1.9%成交近2200亿港元,同时突破2019年4月的反弹高点,国指涨1.31%,恒生科技指数涨2.72%。
  腾讯、美团今年开年首秀高开低走,阿里涨了1.23%,整个明星科技股表现不太出色,但港股传统的能源、金融地产却强得惊人:三桶油涨近10%,九龙仓10%,汇丰控股涨7.65%,它们是今天拉升恒指的担当。
  但同时其中,还有两个非常显眼的板块:
  恒生港股通指数涨了1.86%,成交额占恒指近2/3,板块近9成个股上涨,涨幅超10%的不在少数。
  恒生港股通AH股H指数整体大涨3.1%,个股几乎全线翻红,涨超10%的也有7只。
  回看今天港股市场的最强板块表现,可以大概划分为几个属性:能源股、香港本地金融地产、港股通、小票股。
  能源股的炒作逻辑是春节假期期间美国因为寒潮导致的短期“能源危机”引发能源价格恐慌上涨,三桶油集体暴涨刺激能源股集体爆发;
  香港本地金融地产龙头大涨的逻辑是假期期间香港疫情防控形势好于预期,刺激本地经济复苏期望。
  小票股阵营的上涨逻辑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小票股有多妖?在港股有个明显的普适特性,质地越好的公司股价一般都很高,比如腾讯阿里美团京东快手这些核心互联网科技股;而质地越垃圾的个股股价就越低,低于10元的普遍属于港股市场市值金字塔的最底层,而1元股以下的基本属于被市场抛弃的垃圾股。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可以大致定义何为“小票股”。
  今天的小票股行情中,开连锁茶饮的宾仕国际因同行奈雪的茶计划来港上市被哄炒翻倍;华谊腾讯娱乐、寰亚传媒、英皇文化产业、拉近网娱、乐透互娱、传递娱乐这些但凡跟“影视娱乐”有字面关联的小票都被爆拉了数十个点。
  还有其他各种缘由被炒起来的小盘股,涨超20%的加起来有近百只。
  这些小票股不仅各种热门概念都有,看似彼此没有关联,但集中不谋而合一齐大涨,这里头绝不是因为缘分。
  今年港股最耀眼的明星是腾讯美团小米这些优质的核心互联网公司,但要数涨幅最夸张的却是在市场不太关注的角落里那些闷声发财的小票。
  这些小票股并不是今天才大涨,早在今年初随着南下资金涌入热潮就开始散点式疯狂飙涨,只是每天翻倍的个股不多,市场关注度不高。
  但谁能想到,年初至今的短短30个交易日里,港股已有超100只个股翻倍,近300只涨超50%,近500只涨超30%,并且其中很大部分都是市值很不起眼的小市值股?
  在里面有些如今看来市值有近百亿基本脱离小票股范畴,但那是因为这段时间涨太多。
  这些小票股除了股价作妖,还有如下几个特点:
  日常成交额极低:成交几万,十几万,却能撑起几个亿的市值。业绩普遍烂大街:经营连年亏损的基本十有八九。往历问题重重:以前出过千,或者上市就来割韭菜,蹭热点概念拉一波股价搞杀猪盘等等。这样一家上市公司,在今年之前的股票成交几乎无人问津,有时经常出现0成交额,无论哪一个标准去判断,这都是一只垃圾得不能再垃圾的小票。但在今年初起,这只股票突然迎来大量资金买卖,股价一下子翻了近5倍。
  这是什么鬼?!
  要割谁的韭菜?实际上,上文已经有很多处都已经披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指向:流动性+港股通。
  恒生港股通小型指数今年内累计涨了30.25%,在港股主要指数中表现最强,甚至跑赢了大家一直高度关注的恒生科技股指数。
  同时如果回看近10年来恒生小型股指数的表现,可以大概划分出4个明显有异动的周期波动。
  第一个是2010年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全球流动性大爆发刺激的快速上涨,然后是随着危机褪去流动性收紧周期开始迅速回落;
  第二个是2015年随着港股通开通带来港股全面大涨,但很快伴随A股小股灾终结;
  第三个是2017年,港股通南下资金首次出现大规模持续净流入,刺激包括小票股在内的港股大牛市;
  第四个是2021年的南下资金再次净流入,并且规模更大,刺激的小票股行情也更明显。
  小型股指数,说白了就是一堆垃圾小票的统称,指数飙涨的背后是无数小票死灰复燃式再被爆炒。
  而所有这些表现,更底层因素是流动性的溢出,不仅仅是港股通带来的南下资金,还有海外被低估值洼地吸引过来的国际资金,以及香港本地此前蛰伏起来的短线资金。
  尤其是这些伺机而动的短线资金,在老千横行妖股霸道的几年前,它们在其中推波助澜,赚得盆满钵满,后来随着港交所交易制度几次重大改革才终于逐渐落幕,虽然偶尔会跳出来兴风作浪,但如果不是全面型牛市行情,一般也只是短线快进快出,难成气候。
  不过随着如今全球流动性溢出,叠加大量中国优质核心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港股市场再迎大时代,在赚钱效应下,短线资金又开始活过来。
  于是最终我们看到,那些濒死的港股小票又作妖了!
  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小票股集体飙涨不仅是港股通领域的,它是全面性的。显然,它们不仅仅想要割南下资金的韭菜,甚至要割海外资金的韭菜。
  结语有人说,投资就像赌博,一着不慎有可能血本无归。但这其实有失偏颇,如果以搏一把的心态买股票,那一定是对“投资”有很大的误解。其实如果你真是以投资的心态去下注有安全边界且成长性最确定的那部分,长期看虽然有赌的成分,但赢面一定是脱离赌这个范畴的。
  投资的第一目标的是保本,第二是要跑赢你的资金成本,第三才是在这个基础上去凭能力和机会赚更多的利润。
  如果A股港股化美股化
  那也不可能对美股港股的小市值表现视而不见
  一种风格到了极致往往也就到头了
  现在连普通小散开口都谈估值都谈赛道我也不知道还能谈多久。
  打板模式这几年遭到重创也是因为风格太过一致性。
  引发市场变化出现自然的淘汰。
  持股景气行业龙头或者参与行业抱团炒作才是这几年最高效的挣钱模式
  以后的市场我估计行业抱团和短炒打板模式会有机融合出新的投机模式。
  至于取消涨跌停制度不重要
  这一轮熊市很有欺骗性致使短线打板一族好多遭受灭顶之灾。
  好多以前游资级别的人物都遭受重创。
  包括我在内都是亏了大钱的。
  哈哈
  因为这轮熊市从去年开始成交量的级别已经算是在牛市的范围,但是个股的走势分化到了极致。
  打板的标的又往往属于不断创新低的群体高位抱团的品种短线手法一般都拿不住参与进去也赚不了大钱。
  但我对于全面牛市的到来从未失去信心。
  信心不失熊市亏的钱牛市都能回来。
  职业炒手原创于2021-02-18
  抱团股调整今天才开始空间不好说时间至少半年起步
  抱团股板块走势可能是芯片板块的翻版
  其实最近涨价最多的品种还有石油4个月价格接近翻倍。
  铜铝化工都出现好多妖股牛股
  石油板块有没有这类的个股可以发掘?
  今天白马抱团高位股再次雪崩!聊聊能跌到哪里?
  一、中级调整20-40%,可定义为上升途中的调整。这种中级调整的跌幅,基本贯穿了这两年。
  抱团两年的核心资产如果是中级调整,截止到今天很多消费、医药等抱团股基本都跌了20%+了,最低下跌幅度已经到了,短时间会酝酿一波反弹,反弹之后再杀一下。
  因为个人不相信过去十多年最高才35pe的白酒,现在60pe了,还能再翻倍不成?
  个人预计白马抱团股这波下跌至少在30-50%下跌幅度了
  二、牛熊转换的调整40-70%,类似6124点,5178点这种级别的下跌,如果参照历史上白马下跌幅度,基本在这个范围。
  个人认为,白马跌40-50%有一定的概率,直接杀70%概率极小的,主要是指数没有大的恐慌,想让白马跌70%这个太太难了。小概率事件,不能说没有!
  很简单的数学题:爱尔眼科为例,历史上基本是50-100pe区间,现在200pe,如果想回到50pe,直接空间上杀70%,差不多就是历史最低估值。
  同样的道理,白酒历史上17-35pe核心区间,现在60,如果回到20pe,差不多就是跌70%。
  这种直接杀空间的情况在指数没有系统性风险下,概率太小了。
  更多的是这种情况:杀跌30-50%,然后底部震荡两年,等业绩上来,估值自然下去了。
  还是数学题:爱尔眼科200pe,跌40%,pe120,然后两年业绩40%,pe自然回到50。
  五粮液跌50%,pe降到30,业绩每年20%,pe又回到20pe。
  教科书式的走势是片仔癀:每轮行情都是翻了4倍,然后杀40-50%,底部盘整两年,然后再来个几倍。如此循环
  “从1994年起,每隔7年都有一次股灾,即大牛市见顶。1994年,2001年,2008奥运年6124点大家都印象深刻,2015年,下一次2022年。
  按照这个规律,2022年会出现大牛市的顶部,随之而来的就是股灾。
  也就意味着,2022年之前,大概率是牛市行情

回复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快捷回复 【回复乱码 永久禁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18

帖子1971

发布主题
推荐素材更多+
广告位

服务电话

15987183307

QQ:1136111231 TG:ynjiecom
关注我们 :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库- 与你共享

Powered by ynjie.com Array© 2001-2013 ynjie.com  滇ICP备19007624号-1